<
    三万大军,是你的吗?

    你这样做,是想造反吗?

    宁安州的人还在认真研究鸭子的各种吃法。

    外面想要橡胶的人,就差把镇南关的人手撕了。

    影响一两个行业就罢了。

    影响所有人。

    这可不是一个镇南关可以解决的。

    他的势力再大,能大的过整个天齐国?

    不用天齐国来比,只说滇州府内里,就不止一个将军。

    再者,此事的恶劣程度,可不止几个橡胶垫片那么简单。

    无数怒火喷涌出来。

    没有一个地方承受的住。

    许多事情在滇州府各行各业里面流传,甚至都不用纪元推波助澜,大家就能把这件事越说越严重。

    “橡胶真的那么难得?”

    “不难啊,宁安州一直在做,以前卖的也不贵。”

    “啊?那继续买啊。”

    这话一说,众人都看向他,不少人七嘴八舌解释。

    “买不着!”

    “气死了!镇南关的人一定要宁安州的分成。”

    “不给分成就不让走,这不是劫道吗?!”

    “对啊,也太霸道了,听说正月那会,宁安州的纪知州还主动去了镇南关。”

    “好像还找了镇南关的知州,那个知州说自己管不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管不了?还是跟那位将军沆瀣一气,为了多要银子啊。”

    “带着货物直接走不行吗?”

    “不行!路上会遇到打劫的!”

    “没有打劫的,也会被强行征钱征物!”

    总之一句话。

    镇南关仗着是通往宁安州的唯一道路,直接把这些东西封锁了!

    想要橡胶?

    没有!

    想要好用的染布?!

    也没有!

    除非交钱!

    一般来说,宁安州肯定会着急解决。

    可宁安州不着急啊。

    问就是,我们习惯了,日子一直这么过的。

    于是,流言开始升级。

    “宁安州的人一直这么过的?”

    “这宁安州并入天齐国几十年了,都没有融入天齐国,甚至没有怎么融入滇州府,原因不会处在镇南关吧?”

    “可别瞎说!那样的话,镇南关就是千古罪人!”

    “谁会放着钱不赚啊。”

    “看来宁安州这些年,一定很受委屈。”

    此话传到这,已经有些不得了了。

    就差直接讲明。

    镇南将军拥兵自重。

    把持着关口。

    往小了说是贪财。

    往大了讲,难道是把镇南关,甚至宁安州当做自己的私产?

    此话传到镇南关,镇南将军脸上一僵,随后又想,朝廷并不在意他们这,再说他们什么也没做啊。

    可已经有幕僚吓得屁滚尿流。

    有些事不提就罢了。

    真提到明面上,那就完蛋了。

    特别是滇州府各行各业都等着用橡胶。

    如果再不放行,那流言肯定会更多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那些需要橡胶垫片的行业开始发力。

    生意做到一定程度,已经不止是有钱了。

    手里更有权。

    镇南关知州,镇南将军,不停收到各方的文书,都在询问这件事。

    特别是四月开始,橡胶车垫的出现,让这些文书如雪花般飞过去。

    听说镇南关每日都要处理这些文书。

    刚开始,镇南将军还能稳得住,后面脸色越来越难看。

    本来以为,他随便威胁几下,只要宁安州想要赚钱,那一定会妥协。

    后来宁安州宁愿不卖东西,都不愿意给他过路费,也是惹怒了他。

    跟他较劲,那就别卖!

    其他地方没有胶底鞋,难道日子就不过了?

    谁能想到,事情竟然愈演愈烈。

    橡胶还有其他大用处。

    这就算了,外面的传言对他实在不利。

    说他拥兵自重。

    这四个字,没有一个武将担当的起。

    就算这是真的,那也不能说。

    不说就算了。

    真的说出来。

    他的九族可不够砍的。

    信使道:“镇南将军已经被骂了很久,如果不出意外,那边很快会派人过来洽谈。”

    宁安州小吏挑眉:“谈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重新开商路啊,让你们的货物可以过去。”

    那小吏只笑,根本不在意这些事。

    怎么讲呢。

    管他们什么事啊。

    还来洽谈,难道真的如纪知州所说,镇南关还想着谈银钱分配?

    一切尽在掌握的纪元,此刻再看好友夫子们的来信。

    安纪村的,正荣县的,还有建孟府的。

    再有京城的。

    一封封信件,纪元花了一个时辰才给看完。

    大海那边也看了很久,不过他看看纪元,心道,原来离家是这种感觉,自己一二十离家这么久,都觉得心里堵得慌。

    纪元从八九岁出去求学,一直到如今,估计更加艰难。

    怪不得元哥儿能成功。

    他们确实比不得。

    大海那边的消息,多是安纪村的。

    今年是乡试年,小河肯定要参加乡试,他紧张的要命。

    纪元那边也收到李锦蔡丰岚他们的信件。

    上一次乡试,他们都没中,今年肯定要发力的,也对今年的乡试抱有厚望。

    乡试。

    纪元看了看自己的宁安州。

    他们这里的童试都组织不起来,更别说乡试了。

    仅有的几个学生,基本都在镇南关以内的地方读书。

    这样下去可不行。

    官学迟早要办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