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    “被人当场拆穿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不是欺君吗?”

    “对,就是欺君。”

    京城内外对此议论纷纷,朝野上下刚兴起的佛教热,此刻又冷了下去。

    不怪大家情绪来得快,去的也快, 谁让这些事情太过离谱。

    而且为了赢得皇上的信任,好像什么事都做得出来。

    如果这个事没被拆穿,谁知道他们还要做什么。

    不过说起来,秘佛殿这件事, 倒是让活佛们渔翁得利。

    没办法, 谁让他们太心急了。

    “要说他们事情做的也周全, 怎么被发现是骗局的啊。”

    “纪状元啊!当场拆穿的!”

    啊?

    纪状元也在?

    纪元的名字,在京城无人不知。

    如果是他发现的话,那也正常?

    毕竟他太聪明了。

    “反正皇上对纪状元更信任了,还放话说,天下橡胶买卖,都要归他管。”

    “江南那边, 一直在说纪元是财神爷, 如果真的管了天下的橡胶买卖,也确实是财神爷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这件事怎么处理的?”

    茶馆里众人听得热闹, 忍不住问道。

    “好像交给纪元了,说他正好在京城,把秘佛殿的事情调查清楚。”

    “有人说,这件事做得好,那他以后就是橡胶司的掌司。”

    众人忍不住艳羡。

    纪元才多大啊,就被如此重视?

    哎,说句财神爷,真的不为过。

    到纪元家中,大家则是不同的感觉。

    此事在纪元这,似乎是两难的局面。

    一方面,他肯定要把秘佛殿的事情查个水落石出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,他要是办得特别好,那就真的要留在京城了。

    如今这局势,留在京城?

    开什么玩笑。

    皇上之前多宠信秘佛殿啊,现在还不是说下狱就下狱。

    那日秘佛殿一众僧侣磕头求饶,说自己这样做,就是为了皇上的身体着想,是真的为皇上考虑。

    甚至还拿出证据,说皇上要是吃了活佛们给的丹药,非但没用,反而会加速身体的衰老。

    反正这些话说得情真意切,就算纪元来听,也知道都是实话。

    但皇上要听的是实话吗?

    在秘佛殿众人痛哭流涕口不择言,说什么皇上身体早就亏空,是他们这些年精心调养才有的结果,益寿延年也好,长生不老也好,真的不存在时。

    老皇帝震怒。

    这次是真的极为生气。

    既像是被欺骗的恼怒,也是被拆穿梦境的恼怒。

    也是好笑。

    秘佛殿众人说谎话的时候,皇帝深信不疑。

    现在好不容易说了真话,皇上却是不信了。

    可见骗人这事,不在乎骗术高不高明,就在乎对方愿不愿意相信。

    秘佛殿这次落败,也不过是老皇帝喜怒无常的另一个证据罢了。

    所以聂世鸣已经准备离开了。

    他其实有些不甘心,甚至跟家里说过,要不然跟着纪元去做事。

    去大西北也挺好的,虽说地广人稀,条件极差,那也好过混日子。

    可如今是等不成了。

    谁知道皇上又会做什么。

    再说,纪元现在的情况,多半是出不去了。

    不管能不能出去,对现在的纪元来说都不太重要。

    他眼下要做的,便是办好秘佛殿的案子。

    此事并入吏部,他被临时拨调过来,自然也跟着吏部一起做事。

    说是纪元去办,实际上并不用他动手。

    吏部尚书为文渊阁大学士,一直跟随李首辅。

    太子,李首辅一向不喜皇上迷信这些东西,此事交到他们手中,办案速度堪称迅速。

    纪元要做的,就是在卷宗里面,找出当年修建行宫的档案。

    看了这些卷宗才知道,京郊的行宫从化远三十六年开始修建,一直是一位姓王的工部官员在做。

    到了化远三十八年,事情有了变化,那位王姓官员调离,死在上任的路上。

    一直到化远三十九年,行宫重新修建,由雪灾里背锅的程大人建设。

    再到化远四十年前后,程大人也出事,之后又换了两任官员,这行宫才在化远四十年修好。

    程大人之后的官员暂且不谈。

    先他一步的王大人,倒是蹊跷。

    调离,死在流放的路上。

    若真有错,或者真的揪出错处,就该像程大人一样,直接下狱。

    若只是小错,又不该死在路上。

    这期间,一定出现什么事。

    纪元面无表情,在思索什么。

    纪元余光看到刑部的名牌,眼睛睁大。

    化远三十八年,王大人出事那年,不就是 建孟府乃至各地寺庙出事的那一年?

    白和尚因此还被留在京城,不能被派官。

    三十八年时,各地的寺庙出现和尚强占民田,欺男霸女之事,刑部还调查了很久。

    如果这样来看,那一切就说得通了。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”纪元心道。

    民间那些寺庙的猖狂,多半跟秘佛殿有关。

    这位王大人负责修建行宫,肯定知道内容,也知道皇上信佛。

    许多年前,天下间知道皇帝喜爱神童,就有无数神童涌现,这些神童家里也备受瞩目和优待。

    得知皇上喜佛之后,那些佛门清静地也不再清静。

    化远三十六年开始,一直到三十八年猖狂到被人发现。

    甚至白和尚所在的青云寺,也是在那几年期间,敛财愈演愈烈。

    一切都是有征兆的。

    纪元如今在刑部,翻以前的卷宗并不算难。

    关于佛寺猖狂的案件果然就是那几年发生的。

    所以王大人被秘密处死。

    不直接说出来,是因为此事还是由皇上引起,而且皇上依旧要信佛。

    估计也因为这个动荡,秘佛殿彻底被藏起来。

    太子跟李首辅的不喜,多半是从这里开始。

    纪元看完这些,非但没感觉到轻松,只觉得无奈。

    这些事情抽丝剥茧,总算找到源头,找到根源。

    神童之事,跟如今的佛宗之事,何其相似。

    时间来到化远三十九年。

    皇上意外发现极为好用的程大人,不顾程大人深陷雪灾死人之事,让他接替王大人,去修行宫。

    此事刚开始还没什么。

    后来出了程大人贪污之事,所以被贬谪流放。

    可只是贪污,那是不至于的。

    里面肯定还有内情。

    纪元要调查的便是这些。

    有了方向,接下来事情很好做。